在今年2月9日的全国经销商市场工作会之后,习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率队调研云南、广西、黔东南市场,并分别在各片区市场召开经销商沟通座谈会。
无疑,这透露出的信息是,强调要稳定习酒经销商体系,也暴露出习酒脱离茅台的“后遗症”不容忽视,习酒脱离茅台集团,搭售已不再,经销商面临着动销不畅、价格倒挂、库存压力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
可见,习酒“脱茅”单飞半年来,一方面除了加快布局上市步伐外,另一方面就是应对全国各地的经销商的稳定问题。
(资料图)
信息来源:今日头条(号)截图
01
单飞遭困
价格倒挂、库存压力、产品冲突
梳理习酒的主销产品来看,包括君品系列、窖藏系列、金钻系列等,其中习酒的大单品是高端系列产品,主要是君品习酒和窖藏1988为代表的窖藏系列,占习酒销售的大半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经销商反映,习酒君品习酒、窖藏1988等大单品价格已跳水,甚至低于出厂价。君品习酒和窖藏1988的建议终端零售价分别为1498元和898元,出厂价分别为935元和568元。
在淘宝官方旗舰店中,君品习酒到手价1100元出头,窖藏1988到手价600元出头,两款产品的月销量都是两位数。而在经销渠道,习酒这两款产品价格更低,目前的市场价已跌至875元和490元左右,价格倒挂明显。
而动销的不畅的危机在去年已初显端倪。作为千元价格带的战略核心产品,君品习酒渠道价显示在890元以下,出厂价则为919元的。而窖藏1988的次高端走量大单品,渠道价则在520元左右,与568元的出厂价也差距明显。
有业内人士表示,去年6月份,习酒宣布其销售突破了100亿元,但其背后存在虚假繁荣。习酒的超高端产品君品习酒属于典型的价格倒挂,厂家给予经销商的出厂打款价为1069元/瓶,经销商调后价为940元/瓶,实际成交价950元到1000元之间。同样,电商平台到手价也仅为950元左右。因此,每卖出一瓶酒,经销商大约赔50~110元。
此外,除了产品价格倒挂外,还存在让经销商库存积压的现象。有经销商说,库存压力变小不是一味的去低价出货,如果库存不消化掉,打再多的广告也无济于事,经销商都扛不住了,销售通路必然受阻。
据贵州都市报报道,2022年毕节市最大的习酒经销商因临近支付货款,出现现金流紧张,为此向贵州银行申请了480万元的贷款补上窟窿。可见,习酒经销商直接感受到销售压力,因习酒产品动销不畅导致“卖不动”,日子并不好过。
其实,习酒作为茅台集团曾经的子公司,很大一部分习酒经销商与茅台经销商重合,两者之间的捆绑销售已“成气候”,即习酒经销商很多原本是茅台经销商,习酒经销商愿意给习酒搭售是茅台给的面子,做茅台时捎带做习酒。而这些搭售的习酒一部分并未开瓶,仍在仓库中成为库存。
02
PK困扰
“队友”成“对手”
最为关键的是,习酒一方面是动销不畅,而另一方面习酒仍在提升产能。有产能真的是“硬道理”?
去年10月,习酒“十四五”技改第一期1.8万吨新产能及配套项目开工建设,总产能约5.8万吨,到2026年习酒产能有望达到10万千升,实现54万千升储备能力,而这相当于茅台和旗下系列酒产能总值。
这让不少人疑惑:扩产大潮后,这么多酒以后都卖给谁?
有意思的是,数年前还是习酒总经理的钟方达就对大扩产表示困扰,“我周围喝酒的人酒量,没有增加那么多,这些过剩的产能该怎么办?”
为了消化庞大的产能,习酒在今年年初推出了一款口粮酒“圆习酒”系列,定价168元/瓶。习酒对外宣称,“圆习酒”承担起了夯实大众产品塔基价位,进行品牌和产品补充的战略重任,得到各地市场签订的合同金额达2.9亿元。
然而在天猫习酒官方旗舰店显示,“圆习酒”到手价158元/瓶,月销仅为20件,整箱6瓶装的圆习酒到手价998元,月销为0。从实际销量来看,新品并未获得消费者认可。
事实上,习酒的中低端产品线早就有老习酒、红习酒珠玉,与圆习酒定价相似的整箱装老习酒、红习酒在天猫习酒旗舰店的月销分别超100件、300件。“圆习酒”的定位与前两产品的冲突,不得不给其占领市场的能力打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2022年,习酒脱离茅台集团,“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设立“贵州习酒股份有限公司”。
“脱茅”后,习酒扫去了同一集团不能有两家上市公司的上市障碍。但同时,其曾经的母公司茅台集团,面对习酒离开后空出的千元价格带市场,也已经有所布局。显然,曾经的队友变成了对手。
细观发现,君品习酒与茅台1935,习酒窖藏1988与茅台系列酒形成竞争。尤其是,茅台1935对习酒的影响并不小。
2022年初,茅台1935上市,市场终端指导价1188元,其作为茅台集团在千元白酒价格带的新产品,上市当年销售收入破50亿元。随后,2022年7月,茅台集团保健酒业公司发布茅台醇年代系列,包括定价在199至599元之间的茅台醇1992、茅台醇1998、茅台醇2008。同样,除了茅台醇,500至1000元价格带的茅台王子酒和茅台迎宾酒,也都是习酒主力单品的直接对手。
事实上,在新产品的背后,茅台集团保健酒业公司的任务是“与股份出品形成差异化市场互补,实现茅台集团白酒产业的格局最优化和价值最大化”,也就是填补习酒脱离后的空余市场。
在经销商看来,作为千元白酒的商务宴请场合,相对于加几百块钱就能从君品习酒升级为茅台1935,还是很多经销商愿意选择的。
03
高层困扰
如何IPO?
在白酒行业,与茅台关系密切的习酒早有成为第二个茅台的梦想。
追溯最早之前,习酒在1983-1993年的黄金十年发展中,当时收购茅台并将习酒做上市,是习酒董事长陈星国的梦想。然而事与愿违,后来习酒公司遭遇资金链断裂负债累累,在濒临破产之际,年仅47岁的陈星国自杀,习酒最终不得不“委身”茅台。
二十年前的2012年,茅台集团总经理袁仁国提出了2013年实现习酒在香港上市的“宏伟目标”;到了2017年,时任茅台董事长的袁仁国再次表示,在2020年前茅台集团旗下有三家新上市公司,其中就包括习酒公司。
但茅台“操刀”将习酒推出上市计划以来,习酒独立上市计划多次落空。
细观可见,2022年7月,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所持习酒82%的股权无偿划转至贵州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习酒正式从茅台集团脱离。
第一次股权变更在去年的8月1日,茅台集团完成向贵州省国资委无偿划转习酒公司82%股权的承诺,并完成了工商信息变更。自此,茅台集团对习酒的持股比例由100%降至18%,习酒正式完成了“脱茅”的关键一步。20多天后,习酒的股权于22日再次发生变更,变更为习酒集团持股57%+黔晟国资持股25%+茅台集团持股18%。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习酒的股权结构两度调整,被视为公司为加速上市所做的动作。其中,股权变更之后,习酒的法定代表人由钟方达变更为张德芹,出任习酒投资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梳理彼时习酒掌门人钟方达之前,习酒的“一把手”却是高危职业,其前三任陈星国、刘自力、张德芹,在习酒任期时长分别是15年、12年、8年,却是自杀的,坐牢的,退圈的出现。
也难怪,钟方达在公开场合数次提及“风险”关键词,发表“要强化风险意识、查找未知风险与政策风险、警惕各类风险隐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讲话,以为习酒发展保驾护航。
而在退出“白酒圈”又重回习酒的张德芹看来,自己回归后的首要任务恐怕就是带领习酒集团上市,而重要的是“酱酒企业面临的库存压力更大,价格倒挂成了普遍现象,习酒集团究竟如何应对?君品习酒如何实现品牌认知突破,夯实消费者心智资源站位”等任务与问题,则是对其重大的考验。
随着监管持续收紧,白酒品牌IPO的窗口期也正在缩小,对相关企业格外严苛。也因茅台领导班子大换血,习酒人事变动加剧,习酒的上市时间再度充满变数。
IPO规则规定,当一个企业控股股东变更后,该企业在三年内不能发起IPO。这也意味着,习酒要上市,不算IPO排队时间最快也需三年。
当然,“酱酒第二股”也并没有时间留给习酒。4月17日,珍酒李渡正式启动港股招股,预计4月27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除此之外,酱酒领域的竞争愈加激烈,虽然郎酒、国台酒业因为各种原因中止了IPO,但也刺激了越来越多的酱酒新玩家们欲冲击上市,争夺“酱酒第二股”的桂冠,如肆拾玖坊也在蓄势待发。
未来,习酒能解决掉多少风险问题?习酒要想走稳IPO,还有多长的路要走?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内容来源:宽窄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