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 内容页

重点聚焦!俄卡52大开杀戒,尾翼损坏还能飞回基地,皮实耐用中国可以引进

2023-06-24 08:42:54 来源:秦蓁评论 分享到 :

在不久前乌克兰军队的“大反攻”战斗中,根据俄罗斯方面发布的视频,俄军的卡-52直升机摧毁了不少乌军的坦克和装甲车辆,这款攻击直升机的高效能再次引起人们的讨论。就在6月下旬,一架尾部损坏的卡-52直升机在低空飞行的视频开始在互联网上流行,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因为如果是采用常规单主旋翼设计的直升机遇到这种损伤,恐怕很快就会坠毁,而不可能继续飞行,卡-52独特的共轴反转双主旋翼设计,使得它能够克服这种损伤带来的影响继续飞行。

【尾部受损的卡-52飞行视频截图】


【资料图】

这段视频拍摄的时间和地点并不确定,但是似乎是在乌克兰的东南部,因为视频开始时出现了疑似黑海的海岸线,根据地面植被的情况可以判断是在夏天。除了受损的尾部,在视频开始时还可以看到几件物品从这架卡-52上脱落。互联网上还有一张这架直升机着陆后的照片,显示它残留的尾翼部分已经扭了90多度,但仍未断裂,仍和机身连在一起。有网民声称这架卡52是在抛弃短翼上的副油箱时,副油箱受气流影响失控撞到了直升机的尾部,导致尾翼断裂,不过这个推测并没有得到证实。也有西方媒体认为是乌克兰的防空系统造成了这架卡52的损伤。

【该架卡-52在地面的照片】

不论尾部损伤的原因是什么,这架卡-52的飞行视频充分表明了共轴反桨双旋翼设计的优点。俄罗斯卡莫夫设计局尤其喜欢这种布局,包括卡-27、卡-50和卡-52在内的一系列设计都使用了这种布局。常规布局直升机的主旋翼在旋转时会产生反向的扭矩,导致机体向旋翼相反的方向旋转,因此需要在尾梁的末端安装一个尾桨,向侧面鼓风形成一个扭矩来抵消机体旋转的扭矩。

如果常规布局直升机的机尾受损、尾桨脱落,直升机就会进入自转状态,并最终坠毁,情况严重时直升机有可能在空中解体。这样的例子有很多,网友们最熟悉的一个例子可能就是美国电影《黑鹰坠落》中一架被火箭弹击中尾部的黑鹰直升机的案例,此外,几年前还有土耳其军队的直升机被叙利亚武装发射的便携式防空导弹击中的视频,也验证了尾桨损坏情况的严重性。而共轴双旋翼直升机的两个旋翼旋转的方向相反,互相抵消了扭矩,因此不再需要尾桨。

【卡-52攻击直升机是俄军的主力攻击直升机之一】

除了这个优点以外,共轴双旋翼直升机的旋翼直径比常规单旋翼直升机小,因此需要的起降场地更小,更容易在野战机场部署,也能够在较小的军舰直升机甲板上起降。不过,卡-52直升机的共轴双旋翼设计也并不全是优点,它的缺点也比较明显。

目前俄罗斯直升机的旋翼桨叶都是传统的柔性较大的桨叶,这意味着在受到气流扰动的情况下,桨叶上下舞动的范围较大,共轴双旋翼设计的上下两个旋翼在极端的情况下有可能会碰到一起,导致桨叶断裂、直升机坠毁。因此采用共轴双旋翼设计的直升机的机动性要比常规单旋翼直升机差一些,它们在做机动动作时明显比较谨慎。此外,卡-52直升机本身还有比较严重的机体震颤问题,不过这并非共轴双旋翼设计的通病。

【在俄乌战争早期迫降后被放弃的卡-52直升机】

不过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使用刚性旋翼来得到缓解。不久前在美国陆军“未来远程突击飞机”(FLRAA)项目中竞标失败的西科斯基公司的SB-1“无畏”复合推进直升机就是一个例子。这款直升机采用的刚性旋翼不但能使其做出较为激烈的机动动作,而且还能适应更快的飞行速度。不过SB-1“无畏”为了提高飞行速度,在尾部增加了一个推进螺旋桨,向后鼓风,反而丧失了共轴双旋翼简化尾部设计的优点。

【美国西科斯基和波音联合研制的SB-1“无畏”高速直升机】

卡-52直升机除了因为没有尾桨导致抗坠毁性能提升以外,还拥有类似于喷气式战斗机的飞行员弹射座椅,这也是不同于普通直升机的一个设计。在弹射之前,卡-52直升机的两个主旋翼通过一系列爆炸螺栓将旋翼抛弃,然后再抛弃驾驶舱的顶盖玻璃,随后两个火箭模块被发射出驾驶舱,每枚火箭都通过系索连接到K-37-800M座椅上,将座椅拉出驾驶舱,最后降落伞展开,飞行员安全降落。这套系统可以在静止至189节的速度下运行,也可以在零高度下运行。这使得卡-52飞行员的生存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可以预料,在俄乌战争中我们还会看到卡-52直升机的更多表现。而且,有分析人士认为,为了利于中方研制下一代先进复合推进直升机,引进一批卡-52直升机也未尝不可,通过了解俄军武装直升机的各项技术和战术设计,对于发展我国的重型高速武装直升机具有重大战术价值。

推荐阅读